“事说开了,我们心里的‘疙瘩’也就解开了!”“就是嘛,都是一家人,家和才能万事兴。”5月6日,宁强县高寨子街道肖家坝村乡贤张有根到村民家中例行回访,看到张家三兄弟和好,感到很欣慰。
张家三兄弟曾因房屋扩建产生纠纷,互不相让。肖家坝村村委会找到张有根进行调解。
“我是看着这三兄弟长大的,知道问题的症结在哪儿。对症下药,让他们心气顺了,事也就解决了。”张有根说,他巧用“法理情”解纷争,最终让兄弟三人重新握手言和。
乡贤是肖家坝村心理健康服务队伍的重要组成力量。目前,肖家坝村心理健康服务队伍主要由村干部、民警、乡贤、教师等组成。他们发挥人熟、地熟、事熟、关系熟等优势,在矛盾纠纷化解中解事结更解心结。
“解开心结,才能真正了结矛盾。在心理健康服务队伍建设的同时,我们聘请心理咨询专家团队,定期开展‘专家坐诊+本土培育’服务,为群众提供‘一对一’心理健康咨询,建立户情‘晴雨表’,织密风险防范网,打造村级‘解忧驿站’,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就地解’。”肖家坝村党支部书记舒学华说。
“咱们留守姐妹不容易,扛的担子重,有焦虑情绪不要闷在心里,要注意沟通、疏导。”“大家在处理家庭关系中有什么困难和问题,要随时联系我们。”……不久前,一场以“弘扬传统美德,共筑平安基石”为主题的留守妇女暨家庭关系处理心灵关怀讲座在燕子砭镇开讲。心理专家从“好家风”和留守妇女常见心理压力源切入,通过案例解析与互动问答,为留守妇女传授家庭关系处理技巧、提供心理支持。
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促进解纷与解忧同向发力,这是宁强县实施社会心理健康服务工程的缩影。
据介绍,宁强县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聚焦“防源头、治未病”,在“自治、德治、法治”的基础上,探索因地制宜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开展“安心、解心、润心”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以社会心理服务“小切口”撬动基层治理“大提升”。
目前,宁强县已构建起覆盖全周期、全人群、全领域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成县级心理服务中心1个、镇(街道)服务站18个,213个村(社区)服务室正有序建设;打造了一支由心理咨询师、精神专科医生、心理教师、党员干部和志愿者组成的服务队,组建人才库,开展点单式、上门式思想劝导和心理疏导工作,将心理健康服务融入群众诉求办理、矛盾纠纷化解全过程,做到事解人和气顺;此外,创新服务模式,通过“爱心妈妈”服务队、“悄悄姐说悄悄话”微信公众号等开展线上线下服务,大力推进心理健康知识进单位、进学校、进村社,弘扬传统美德,培育向上向善社会风气。
心结解,矛盾化;心绪宁,社会安。宁强县连续7年获评全省“平安县”,被授予全省首批“平安金鼎”。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
“汉中政法网”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