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强县安乐河司法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用心用情用力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用好“六步”工作法,持续守好基层治理底线。
掌握情况网格响应工作法。网格+培训提升履职能力,坚持不定期进行网格员履职能力培训,内容包括网格员工作的重要性、具体职责及网格化管理工作、法律法规等培训,要求每名网格员熟悉各自网格基本情况、具体服务事项以及各类信息数据的收集、整理、上报等工作。目前,集中开展线下培训20次,线上培训10次。
法治宣讲农家课堂工作法。将普法宣讲工作贯彻各项工作始终,推动法治培训普法双提升,用院坝会、专业讲座、农家酒席、法治电影、田间地头等形式,不断拓宽宣讲渠道,丰富宣讲内容,精准回应群众法律需求,促进法治宣讲普法质效双提升。至目前,进行普法宣传20余场次,发放普法宣传盆300个、普法手提袋4000个、《民法典》600本。
感知危险心防先行工作法。以分析研判解心忧。坚持日排查周研判制度,围绕重点领域分析矛盾纠纷发生的特点,做到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调解员。至目前,召开矛盾纠纷分析研判会30余次,累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8条,排查发现矛盾纠纷12件,妥善化解7件。以换位心语“暖心窝”,上门服务、将心换心、释怨息怒,抓早、抓小、抓苗头,及时排查掌握矛盾纠纷动态,确保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以亲朋好友“软心态”,坚持预防走在化解前,深入群众身边沟通交流、拉家常、问缘由,通过亲朋好友缓解心症、打开心结、软化心态、稳妥推进“事心双解”。
直面矛盾黄金24小时工作法。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与网格化工作相融合,抓住矛盾纠纷初发的“黄金24小时”窗口期,直接面对、全程介入、包案到底,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和网格化零距离服务群众的作用,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成立以党委书记、镇长为组长的“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组,科级领导轮流接访,联系村领导包片负责,汇聚司法调解、行政调解、道德调解三方资源,形成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一盘棋”。
日常纠纷“一条板凳”工作法。围绕农村热点、难点、痛点问题,建立以镇平安法治办、司法所、派出所为主体,各驻镇单位负责人、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小组长、网格员及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老乡贤、老模范“五老”为主力军的“小板凳”服务队,采取随时调、立即调的方式,构建全民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小板凳”服务队发挥人熟事清家门近优势,察民情、问民需、听民声,发现不稳定因素,及时纳入服务管理,通过大家评、摆事实、释怨气、促和谐,将纠纷化解在组户。
复杂问题联合攻坚工作法。对问题复杂、涉及面大的矛盾纠纷,发挥镇平安法治办、司法所、派出所等综治力量和镇领导干部作用,开展联动调解,提高矛盾化解质效;对重大疑难矛盾纠纷和信访积案提级办理,开展精细化的专班、专业调解。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
“汉中政法网”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