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南郑区高台镇二郎村人民调解委员会接到一起工亡纠纷调解申请。1月16日15时许,工厂职工张某在打扫卫生时,由于不慎触碰到机器的启动开关,导致机器气缸杆下转进而压迫到颈部,致其抢救无效身亡。在对事情经过进行核实后,调委会工作人员对法律适用进行了明确。经过反复多次调解,最终达成调解协议,马某(工厂法定代表人)向谢某(张某丈夫)支付张某的死亡赔偿金等费用共计666000元,并于2月8日前分两次履行完毕,一起工亡纠纷被及时化解在了基层一线。而这,只是全区343个人民调解委员会、1648名调解员的日常工作缩影。
今年以来,全区共排查调处矛盾纠纷1416件,调处成功1384件,调处成功率98%,其中成功调处疑难复杂纠纷38件,调解协议涉及金额1049.66万元。未发生因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不力而导致的群体性事件和“民转刑”案件,为构建平安南郑发挥了积极作用。
该区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发挥调解职能作用,构建大调解格局,形成以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为主导、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为基础,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为触角,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多层次、宽领域人民调解网格体系,让调解和风浸润每个纠纷角落,为南郑高质量发展营造了和谐的社会环境。
区司法局积极引导行业协会设立人民调解组织,在行业或特定领域开展普法宣传、纠纷排查化解活动。目前,全区共有8个区级行业性专业调委会,涉及医疗、物业管理、知识产权、婚姻家庭、劳动争议、价格争议、金融纠纷以及交通安全等领域,实现重点行业全覆盖。
整合资源,建立健全“大调解”机制,依法实行公调对接、诉调对接、检调对接和信调对接等。依托公安机关110接处警平台,及时受理、调处家庭暴力等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确保纠纷“不上交、不激化”。积极推行“人民调解+司法确认”无缝对接,打造便民高效纠纷化解“快车道”,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公正、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
针对婚姻家庭纠纷隐蔽性高这一特点,在村级调委会排查基础上,推行镇(街道)牵头、学校摸排、村(社区)化解的婚姻家庭纠纷协调联动机制。通过各中小学校对在校学生家庭情况、学生在校情绪表现等进行摸排,掌握其家庭关系情况,由学校统一收集后报送辖区镇(街道),镇(街道)针对排查信息进行分析研判,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由村(社区)干部落实专人上门排查,有针对性地提供情绪疏导、矛盾化解等服务,切实防止婚姻家庭纠纷积累激化。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
“汉中政法网”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