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感谢你们了,帮助我们挽回了经济损失,依法保障了企业的合法权益。”某外资公司工作人员感激地说。2月11日,从事农资生产经营的该外资公司工作人员在领取到200万元赔偿款后,在电话里不停地向办案检察官道谢。近日,汉中市南郑区人民检察院在办理一起假冒注册商标案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取证、严格审查、释法说理、普法宣传,促使犯罪嫌疑人认识到行为的违法性和危害性,主动提出赔偿权利人公司的损失。最终,双方达成赔偿协议。该案的稳妥处理是南郑区人民检察院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
南郑区检察院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破坏金融管理秩序、扰乱市场秩序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以及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的犯罪,强化对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全链条”的打击力度,累计受理涉企领域审查逮捕5案7人,审查起诉19案44人,办理涉企领域立案监督2件,办理涉电信诈骗犯罪审查逮捕8案16人,审查起诉20案38人。在办案过程中,该院严格把握“刑民”界限,正确处理“刑行”关系,准确把握“宽严”尺度,积极开展刑事案件提前介入工作,持续深化“认罪认罚+追赃挽损”,切实维护经济社会发展秩序;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针对办案过程中发现的企业经营管理问题,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积极护航企业良性发展。
“线”上聚势 聚焦监督质效再强化
南郑区检察院充分发挥“四大检察”职能优势,统筹强化检察一体化履职,组成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组建知识产权检察办案团队,设立“知识产权检察保护联系点”,成立秦创原知识产权检察保护工作站,并推进联系点、工作站实质化运行。针对南郑裕丰农机合作社地理保护标志产品“汉中大米”灌溉用水安全,该院检察干警向相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推动冉家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消除企业发展后顾之忧。同时,该院聚焦公司实际控制人、高管损害公司利益行为进行监督治理,针对涉嫌违法犯罪的“空壳公司”开展专项治理,有力维护经济社会安全稳定。
“面”上拓展 聚焦协同联动再优化
南郑区检察院持续加强与公安、法院、工商联、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的协同联动,建立完善常态化沟通协作机制,通过“司法+行政”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双向衔接机制建设,先后与区法院、区公安分局、区应急管理局会签《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试行)》,与区公安分局、区法院、区烟草专卖局会签《汉中市南郑区专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积极构建齐抓共管、合力共促、协同共治的优化营商环境大格局。
“链”上延伸 聚焦涉企服务再细化
南郑区检察院做优检察护企“供给侧”,常态化开展法治宣讲,充分利用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世界知识产权日、国家宪法日等节点,深入社区、街道、广场等,通过悬挂标语、摆放展板、发放宣传单、设置法律咨询台等形式,向群众宣传反电信网络诈骗、反非法集资、防范养老诈骗等知识,为群众现场答疑解惑,有效提升群众自我保护意识。该院检察干警主动问计于企、问需于企,院领导带队不定期走访黄官酒厂、良顺藤编等企业;开展“检察开放日”“送法进企业”等活动,召开检企座谈会,宣传知识产权检察保护工作并详细了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问题,从法律层面为企业提供解决思路,提高企业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同时依托12309检察服务中心,落实院领导接访责任,畅通企业涉检信访绿色通道,为企业提供精准、高效的法律服务,助力企业做优做强。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
“汉中政法网”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