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南郑区司法局积极探索更加精准化、多元化的普法模式,聚点成面不断提升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渗透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使全区普法工作形成了多维一体的新格局,实现普法效果最大化。
抓紧领导干部“关键少数”。落实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建立党政机关“三单两书”普法工作制度,印发《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2024年版)》,压紧压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推动全区普法工作形成强大合力。运用述法+点评工作机制,实现领导干部年度述法全覆盖。
系好青少年第一颗“法治纽扣”。制定《关于开展2024年秋季“法律进学校”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开展法治第一课、红领巾法学院、“学宪法、讲宪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等主题普法活动200余场次,把法治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各阶段、各环节。全区105所中小学实现法治副校长全覆盖。运用区内法治教育基地开展青少年普法活动20场次,法治宣传教育受益师生达1.2万余人,增强了青少年尊法、守法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抓住农村农民“关键领域”。组织司法行政干警、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乡村法律明白人、“八五”普法等法治带头人,通过院坝会、送法下乡和法律赶集,将宣传阵地前移到田间地头、农家院落、集市庙会,累计开展法治进乡村300余场次,发放普法大礼包5万余份。组织开展了“法治迎新春 平安过大年”“人人争当国安卫士”“我与宪法有个约定”等全民学法活动,号召全区干部群众参与线上学法,累计参与人员1.8万余人。全区65名律师(含实习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316个村(社区)法律顾问,为村(社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2300余件,参与调解矛盾纠纷365件,提出建设性法律意见157件。
抓住老年人、残疾人、农民工“关键群体”。根据老年人、残疾人、农民工等群体特点,组织律师到该区中心敬老院、建筑工地开展法律服务上门活动,开展有针对性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援助便民指南》等宣传材料,解答他们遇到的法律问题,提高其依法维护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
“汉中政法网”网站
是否继续?